【專業印刷技術平臺】深度解析數碼印刷、柔性印刷、膠印等核心技術,詳解設備操作技巧、工藝參數調試、常見故障排查方法,同步更新環保印刷技術升級(如水墨印刷)、智能印刷系統應用動態,助從業者提升技術水平,優化生產效率!
吉印通 2025-10-04 12:43 11
走紙輥 / 壓紙輪磨損或沾有異物
排查:走紙輥(設備內部輸送紙張的橡膠輥)若表面出現 “裂紋、凹陷”,或附著墨水結塊、紙屑,會在紙張傳輸時擠壓、刮擦印品表面(尤其在彩色打印后,未干墨水易被輥輪蹭出劃痕);可打開設備前蓋 / 紙盒,用手觸摸走紙輥表面,感受是否有凸起異物或粗糙磨損痕跡。
解決:
異物清理:關閉設備電源,用濕潤的無絨布(蘸取少量清水,擰至半干)輕輕擦拭走紙輥表面,去除墨水、紙屑等異物,避免用尖銳工具刮擦,防止輥輪破損;
磨損更換:若輥輪已出現明顯磨損(如橡膠層脫落、表面凹凸不平),需更換同型號走紙輥(參考設備說明書,部分家用打印機可自行購買配件更換,商用設備建議聯系售后)。
噴頭 / 打印頭高度過低或表面沾有雜質
排查:部分設備(如噴墨打印機、標簽打印機)的噴頭與紙張距離可調節,若距離過近(低于設備推薦值,如小于 1mm),噴頭邊緣易與紙張表面摩擦;或噴頭表面殘留干涸墨水結塊,打印時會直接刮擦印品(表現為劃痕與打印內容重疊,且位置固定)。
解決:
調節噴頭高度:進入設備菜單 “打印設置”→“紙張類型”,根據紙張厚度選擇對應模式(如厚紙模式會自動抬高噴頭),或手動調節噴頭高度旋鈕(部分工業級設備支持),確保噴頭與紙張距離符合設備要求(通常為 1-3mm);
清潔噴頭表面:關閉設備后,用專用噴頭清潔棉(或無絨棉簽)蘸取少量噴頭清洗液,輕輕擦拭噴頭表面,去除殘留墨水結塊,避免觸碰噴嘴核心區域,防止損壞噴頭。
設備內部殘留異物(如碎紙、金屬屑)
排查:若近期設備出現過 “卡紙” 故障,可能殘留碎紙片段在設備內部(如定影器、輸紙通道縫隙),或更換耗材時不慎掉落金屬屑、螺絲等異物,這些物體在紙張傳輸時會刮擦印品表面,導致不規則劃痕(劃痕方向多與紙張傳輸方向一致,且位置隨機)。
解決:
常規清理:關閉設備電源,打開設備側蓋、后蓋,用手電筒照射輸紙通道,查看是否有明顯異物,用鑷子(前端包裹軟布,避免劃傷設備)輕輕取出碎紙、雜質;
深度檢查:若異物隱藏在定影器(打印機加熱部件,需冷卻 30 分鐘后操作)內部,需謹慎打開定影器外殼(參考設備拆解指南),清理殘留雜質,避免自行暴力拆解導致定影器損壞。
紙張材質過硬、過厚或表面粗糙
排查:若使用的紙張為 “厚卡紙、銅版紙”,但設備未切換至對應紙張模式,紙張在傳輸時易被卡滯,與部件摩擦產生劃痕;或紙張表面存在 “涂層脫落、纖維凸起”(如劣質再生紙),打印后涂層易被設備部件刮擦脫落,形成白色劃痕。
解決:
匹配紙張類型:確認設備支持的紙張厚度范圍(參考說明書,如家用打印機多支持 60-160g/m2,商用設備可支持 200g/m2 以上),選擇適配的紙張;并在設備設置中選擇對應紙張類型(如 “厚紙”“照片紙”),讓設備自動調整傳輸速度與壓力;
更換優質紙張:避免使用表面粗糙、涂層易脫落的劣質紙張,優先選擇設備品牌推薦的原裝紙張,或知名品牌的專業打印紙(如噴墨專用紙、激光專用紙),減少劃痕概率。
墨水 / 碳粉質量差或與設備不兼容
排查:使用非設備原裝墨水 / 碳粉(如第三方廉價耗材),若墨水黏度過高、碳粉顆粒過大,易在打印后附著在設備部件(如定影輥、走紙輥)表面,形成 “墨垢 / 碳粉結塊”,后續打印時會蹭擦印品表面;或墨水干燥速度過慢,打印后未完全固化就進入后續傳輸環節,導致劃痕。
解決:
更換兼容耗材:停用第三方劣質耗材,更換設備原裝墨水 / 碳粉(或經品牌認證的兼容耗材),避免因耗材成分不當損傷設備或產生劃痕;
調整干燥參數:若為噴墨打印機,可在 “打印設置” 中開啟 “加速干燥” 功能(部分設備支持),或延長印品在設備內的干燥時間,確保墨水完全固化后再輸出。
印品輸出后立即堆疊或接觸硬物
排查:打印完成后,若將未完全干燥的印品直接堆疊(尤其彩色打印),下層印品表面的墨水易被上層紙張摩擦刮花;或用手直接觸摸印品表面(手上有油脂、灰塵),或放置在有凸起雜質的桌面(如桌面有砂礫、筆帽),都會導致不規則劃痕。
解決:
正確后處理:印品輸出后,先平鋪在干凈的無絨布上(避免直接接觸桌面),等待墨水 / 碳粉完全干燥(噴墨印品通常需 5-10 分鐘,激光印品因定影加熱可立即干燥),再進行堆疊;觸摸印品時盡量捏取邊緣,避免接觸打印區域;
清理放置環境:確保印品放置桌面平整、干凈,定期擦拭桌面,去除砂礫、灰塵等雜質,防止印品接觸時產生劃痕。
設備周圍環境粉塵過多
排查:若設備放置在粉塵較多的環境(如車間、未清潔的倉庫),粉塵易進入設備內部,附著在走紙輥、噴頭等部件表面,打印時粉塵會隨部件轉動刮擦印品,形成細小劃痕(劃痕多為白色,且分布隨機)。
解決:
改善放置環境:將設備移至清潔、干燥的區域(避免靠近窗戶、通風口或粉塵源),定期用壓縮氣罐(或吹風機冷風檔)清理設備表面及進紙口的粉塵;
定期設備維護:每月對設備內部進行一次簡單清潔(如擦拭走紙輥、清理輸紙通道),減少粉塵堆積,降低劃痕風險。
紙張尺寸 / 類型設置與實際不符
排查:若在設備中設置的紙張尺寸(如 A4)與實際放入的紙張尺寸(如 A5)不一致,或紙張類型設置錯誤(如將厚紙設為普通紙),設備會錯誤判斷紙張位置,導致紙張傳輸偏移,與內部部件摩擦產生劃痕(表現為劃痕位置不固定,且伴隨紙張歪斜)。
解決:進入設備 “設置菜單”→“紙張設置”,確認紙張尺寸、類型與實際使用的耗材完全匹配,修改后保存設置,重新打印測試。
輸紙速度設置過快
排查:部分設備支持調節輸紙速度,若速度設置過快(如為提高效率手動調快),紙張在傳輸時易與部件產生劇烈摩擦,尤其在紙張較薄、較軟時,更易出現劃痕。
解決:在設備菜單中降低輸紙速度(選擇 “標準速度” 或 “低速模式”),平衡打印效率與印品質量,減少摩擦劃痕。
先檢查設備內部硬件(走紙輥、噴頭、殘留異物),這是最直接的劃痕誘因;
再確認耗材適配性(紙張類型、墨水 / 碳粉質量),排除耗材導致的問題;
接著關注打印后處理與環境,避免非設備因素引發劃痕;
最后檢查設備參數設置,確保參數與實際使用場景匹配。
印刷不同批次間出現色差(如同一圖案前批偏紅、后批偏黃,或墨層深淺不均),核心源于油墨批次差異/調配不當、設備參數漂移、耗材批次特性不同、環境與操作不統一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因素:顏色源頭差異優先查油墨批次本身存在色差排...
2025-10-04 11
印刷時油墨拉絲(油墨從印版/輥筒轉移到紙張時,形成細長墨絲殘留,或圖文邊緣出現“毛邊”),核心源于油墨黏度異常、設備參數不當、印刷壓力失衡、環境溫濕度不適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特性:源頭狀態優先查油墨黏度過高(主因)排...
2025-10-04 14
印刷數量增加后套印精度逐漸下降(如從第100張開始出現偏移,隨數量增多偏差擴大),核心源于設備部件疲勞磨損、耗材持續伸縮、環境累積影響、參數動態漂移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設備部件:長期運行疲勞磨損(主因)傳動部件磨損加劇排查...
2025-10-04 12
設備印刷中突然停機(無預警中斷、部分伴隨報錯提示),主要源于安全保護觸發、關鍵部件故障、耗材異常、程序中斷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安全保護:設備自我防護優先查安全門/蓋板未關緊排查:停機時無報錯,但重新關好設備安全門/蓋板...
2025-10-04 11
印品上的墨點、墨渣(如點狀污漬、細小墨粒殘留),主要源于油墨雜質/變質、設備部件積墨、印版污染、環境粉塵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狀態:源頭雜質優先查油墨含雜質或未攪拌均勻排查:墨點顆粒明顯(肉眼可見),或同一批次印品持續出...
2025-10-04 10
印刷設備溫控系統顯示異常(如溫度跳變、顯示固定值、提示“溫度超限”卻無過熱),主要源于傳感器故障、散熱系統異常、電路連接問題、程序參數錯誤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溫度傳感器:數據采集源頭優先查傳感器污染或損壞排查:顯示溫度與實...
2025-10-04 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