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業印刷技術平臺】深度解析數碼印刷、柔性印刷、膠印等核心技術,詳解設備操作技巧、工藝參數調試、常見故障排查方法,同步更新環保印刷技術升級(如水墨印刷)、智能印刷系統應用動態,助從業者提升技術水平,優化生產效率!
吉印通 2025-10-04 11:49 9
圖像分辨率與格式優化
陷印與套印補償設置
CTP 制版技術替代傳統曬版
印版表面處理優化
自動套印控制系統(APC)
溫濕度恒定控制
閉環色彩控制系統
油墨與潤版液平衡控制
油墨黏度實時監測:采用 “在線黏度計” 監測墨斗中油墨的黏度(理想范圍 25-35s,涂 4 杯測量),黏度過高時自動添加溶劑稀釋,避免因油墨過稠導致 “網點轉移不完整”;黏度過低時則添加增稠劑,防止油墨乳化導致色彩發灰。
潤版液參數優化:將潤版液 pH 值控制在 4.8-5.5(根據油墨類型調整),電導率控制在 800-1200μS/cm,同時添加 “低泡潤版液添加劑”,減少潤版液與油墨的乳化程度,避免因水墨失衡導致的 “實地起臟”(非印刷區域沾墨)或 “網點丟失”(小網點被潤版液溶解)。
無軸傳動技術替代傳統機械傳動
橡皮布與滾筒精度優化
高彈性橡皮布選用:采用 “氣墊橡皮布”(如海德堡 Topsetter 橡皮布),其表面橡膠層彈性好、壓縮變形率低(≤1%),可更好地貼合紙張表面,減少因紙張不平整導致的 “局部漏印”;同時橡皮布的網點轉移效率達 95% 以上,確保小網點(1%-5%)完整傳遞。
滾筒表面研磨處理:對印版滾筒、橡皮布滾筒進行 “超精密研磨”,表面粗糙度 Ra 控制在 0.2μm 以下,避免因滾筒表面不光滑導致的 “油墨轉移不均”;同時保證滾筒圓柱度誤差≤0.005mm,防止因滾筒變形導致的 “橫向套印偏差”。
高純度油墨選用
紙張品質一致性管控
厚度偏差控制:同一令紙張的厚度偏差≤±2μm(如 157g 銅版紙標準厚度 130μm,單張偏差不超過 128-132μm),避免因紙張厚度不均導致印刷壓力波動,影響網點轉移。
表面平滑度優化:選用表面平滑度≥300s(別克法)的紙張,確保油墨在紙張表面均勻鋪展,減少因紙張粗糙導致的 “色彩發虛”;對表面粗糙的紙張(如牛皮紙),提前進行 “覆膜預處理”,提升表面平滑度后再印刷。
印刷不同批次間出現色差(如同一圖案前批偏紅、后批偏黃,或墨層深淺不均),核心源于油墨批次差異/調配不當、設備參數漂移、耗材批次特性不同、環境與操作不統一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因素:顏色源頭差異優先查油墨批次本身存在色差排...
2025-10-04 12
印刷時油墨拉絲(油墨從印版/輥筒轉移到紙張時,形成細長墨絲殘留,或圖文邊緣出現“毛邊”),核心源于油墨黏度異常、設備參數不當、印刷壓力失衡、環境溫濕度不適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特性:源頭狀態優先查油墨黏度過高(主因)排...
2025-10-04 14
印刷數量增加后套印精度逐漸下降(如從第100張開始出現偏移,隨數量增多偏差擴大),核心源于設備部件疲勞磨損、耗材持續伸縮、環境累積影響、參數動態漂移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設備部件:長期運行疲勞磨損(主因)傳動部件磨損加劇排查...
2025-10-04 12
設備印刷中突然停機(無預警中斷、部分伴隨報錯提示),主要源于安全保護觸發、關鍵部件故障、耗材異常、程序中斷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安全保護:設備自我防護優先查安全門/蓋板未關緊排查:停機時無報錯,但重新關好設備安全門/蓋板...
2025-10-04 11
印品上的墨點、墨渣(如點狀污漬、細小墨粒殘留),主要源于油墨雜質/變質、設備部件積墨、印版污染、環境粉塵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狀態:源頭雜質優先查油墨含雜質或未攪拌均勻排查:墨點顆粒明顯(肉眼可見),或同一批次印品持續出...
2025-10-04 10
印刷設備溫控系統顯示異常(如溫度跳變、顯示固定值、提示“溫度超限”卻無過熱),主要源于傳感器故障、散熱系統異常、電路連接問題、程序參數錯誤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溫度傳感器:數據采集源頭優先查傳感器污染或損壞排查:顯示溫度與實...
2025-10-04 11